设置

关灯

御宅书屋备用网站无广告

分卷阅读13

    未可知。

    叫桓翕看来,那位被桓姐儿叫做袁郎的人,写的姑且称之为情书的东西,通篇充斥着引诱引导恭维,十分虚伪虚假,不知哪儿抄了几首传情诗词,就把桓姐儿迷得三迷五道深陷其中。

    看看,那人三番两次从桓姐儿这里开口借钱,从最开始的十余两,然后是二十两,再到五十两,最后一次一百两!

    简直是得寸进尺胃口大开的真实写照!然端已经是这样明显的哄钱行为,桓姐儿居然还一点都不怀疑,依旧把对方一口一个袁郎袁郎的唤着。

    从信件上的时间来看,就是这半年功夫发生的事。这么点时间,桓姐儿先后给了那人将近两百两银子。

    五百两是什么概念,能买多少东西?桓翕投身到这里最先弄清楚的一件事流通币的购买力。

    据她所知,一两银子也就是一千文钱能买差不多两石大米,而这里的一石大约是一百公斤,那么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两百公斤大米,也就是四百斤。

    四百斤估计都够一个成年人吃一年的了。

    所以桓姐儿给出去的两百两银子,对普通人家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。

    桓姐儿一没工作,二个夫君已经“死”了,她哪里来的钱?

    自然是当初桓家给的丰厚嫁妆,以及她现在又住回了娘家,桓老太太私下补贴了不知多少,又每个月还领着月钱。

    她不缺银钱使唤,手上也松散,万没想到会被个心怀鬼胎男人哄骗了去。

    将双方来往的信件看完,桓翕大概了解了桓姐儿这个姘头是个什么样的路数。

    这么个烂局,小儿科的东西,桓翕不多吃惊,她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到听到的见到的不知凡几,自问也有手段收拾。

    拖病了一场的福,那位袁郎估计消息也比较灵通,个把月没往桓宅里递信了。

    但桓翕猜,对方怕很快又要联系了。

    桓姐儿这么一大块肥肉,堪称人形移动提款机,予取予求,还是尝到过味的,怎么舍得再吐出来。

    心里有了底,桓翕就安安心心等着对方再使鬼蜮伎俩。

    可真是说事儿事儿就到。

    临近中秋节前两日,桓宅里忙起来,乡下那边老太太一车一车往桓宅送东西,腊味野味各种瓜果蔬菜,另有两筐膏肥蟹满的大闸蟹。

    家下人也开始收拾屋子,布置得喜庆些,厨下又一叠的做各式月饼,走亲戚拜节时都是要送的。

    这当口桓翕自个儿倒是没什么事,清闲得很。

    这日,她坐在床下的竹藤席子下乘凉时,采荷在外头轻叫了一声。

    桓翕让她进来了。

    采荷把手下端着的银耳莲子羹放下,然后慢慢从袖笼里拿出一封信,交给桓翕。

    桓翕没有及时接过去,而是掀起眼皮瞟了两下,带着笑问:“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采荷眼皮一跳,过了一会儿把凑过去小声回道:“……是袁公子送来的。”

    主子先前最忌讳这个,因怕人知道招来口舌是非,轻易不敢说半个字,这会儿子怎么一副不在意的神色,好似个什么光明正大的事一样。

    桓翕不说话,兀自看着自己手上打发时间用的书本。

    半晌,采荷试探出声:“太太,那这东西……”

    桓翕才揉了揉后颈,然后伸出素白纤细的手,将折叠了的黄色信封接过来,拆开,百无聊赖地看完,轻嗤了一声。

    又忽然说:“门外来送东西来的是谁?”

    采荷道:“还是之前那个,袁公子身边叫小六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知姓袁的住在哪儿?”

    采荷心里茫然听着主子发问,更不知怎么突然叫袁公子姓袁的了,嘴下却飞快回答:“就住在燕子巷啊。”

    “行了。”桓翕点点头。那姓袁的“情真意切”约她外出见面,写了首歪诗放在上面说些恶心人的话,把桓翕恶心的够呛,漫不经心道:“这假情圣莫不是当上瘾了?”

    旋即随手把信扔进熏香炉子里烧掉,一边嘱咐采荷,“日后外头那些猫啊狗的,凭谁去见?吃多了撑的不成?”

    采荷瞬间明白过来,这是不打算跟袁公子来往的意思?

    采荷心里一喜,高兴主子自己能想明白最好。

    男女私下来往算什么事,没得坏了主子名声。姑爷虽是没了,但真要改嫁也该正正经经请了媒人上门说亲,三媒六聘过礼才是正经,哪里这样悄悄摸摸的,由此可见那袁公子不是多正派的人。

    采荷喜滋滋出去了。

    桓翕准备将姓袁的晾上几日让人心里有点数再说,见肯定要见一面的,不然怎么报仇外加把那些“借”出去的钱拿回来。

    等采荷出去了,把之前那些信件全拿出来,一股脑全烧了个尽。

    然后就等着过中秋节。

    桓翕把老太太送过来的大闸蟹,匀出一筐,外加一旦月饼几罐酒,还有鱼肉点心,让人送去方府。

    桓家生意上来往的人倒不用她操心,